IF语句介绍及实例

  IF语句,也叫条件语名、判断语句、分支语句。它的功能是根据条件来决定程序执行的方向。程序在从上到下的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IF语句,就会根据IF语句中的条件来决定程序运行的位置。


  IF语句的执行过程如下:  IF 条件成立 THEN  条件成立  ELSE  条件不成立  END IF


  在ASP里,设定的条件被叫做条件语句。条件语句的写法是:条件A 关系运算符 条件B


  在ASP中,有几种条件运算符,如下:  = 等于  < 小于  > 大于  <> 不等于  <= 小于等于  >= 大于等于


  “=”这个符号在变量中叫赋值运算符,在IF语句的条件表达式中和表达式中的非第一个等号就是条件运算符。


  IF语句举例:  实例一:  <%  a=1  if a>1 then  response.write(“输出a”)  else  response.write(“a等于1不大于1”)  end if  %>  按F12预览,显示器输出为:a等于1不大于1。  实例二:  下面这段代码中的IF语句中的哪个分支会被执行?  a=5  b=3  if a-b^2>=5 then  response.write(“条件成立!”)  else  response.write(“条件不成立!”)  end if  答案:else分支语句会被执行。  实例三:下面这些条件语句成立的有:  1题:4*3+5<=17  2题:2+2^3=8  3题:3/(3-2)>0  4题:1+5/2>=3  正确答案是:1题,3题,4题。